通知公告
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度吉林省高教科研课...
关于开展2024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
关于印发《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资金...
关于开展2024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
关于开展2024年度长春中医药大学人参产...
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校级教育教学研究...
关于做好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李姗姗:新时期高等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2021-06-30 09:01  

李姗姗  贡济宇

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期立德树人的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高等中医药院校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正确理解课程思政包含着对教育本源回归、课程教学观重塑、高等教育政治功能强调的价值意蕴。在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中避免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效果浅层化、教学评价虚无化、教学实践个体化等改革问题,通过深入挖掘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搭建协同育人共同体等方式,全面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质量。

关键词:中医药;课程思政;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不仅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使命,也承载着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增进群众健康福祉的重要任务。“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院校需要秉承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发展路向,坚持立德树人,主动探索符合中医药教育规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培养厚德精业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1.“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发展历程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形成与发展,既是国家教育政策的前瞻,也是教育实践改革的自觉。2004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了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提出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1]《意见》体现了课程思政的内涵,成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政策话语的原点,并在实践层面开启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上海作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发源地,在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中,逐步形成“课程思政”理念,推出了《大国方略》等一批“中国系列”课程,并选取部分高校试点,充分发掘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其中上海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课的感恩教育,成为了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示范。因此,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实践生成,早已被广大师生自觉践行。

以政策话语为原点所开启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影响与育人成效下,进一步助推了课程思政相关政策细则的出台。2016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阐释了“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201712月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指出要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等十个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建构高校十大质量提升体系。在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中,明确提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由此,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显性话语在政策文本中精准呈现,各大院校纷纷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课程思政成为高校育人的重要工作原则。纵观课程思政的发展,无论是政策层面自上而下的话语传导,还是实践层面自下而上的教学改革,深刻体现了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育人理念的自省与育人行动自觉。

2.“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价值意蕴

课程作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最基本单元,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课程思政以课程承载思政,将思政寓于课程,表达了高等教育对育人要义的回归,反映了高等教育对课程教学观念的重塑,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政治属性。 

2.1课程思政是对教育价值本源的回归

20186月,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高等教育的“四个回归”,其中的“回归初心”明确指出了高等教育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词源学上,“教育”一词来源于拉丁文educare,本意为“引出”或“发挥”,即引导儿童自我发展与完善。在《说文解字》中,“教”为“上所施,下所效也”,“育”为养子使作善也”,说明了教育先在存有的道德教育之意。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将“教育性教学”作为教育的基本原则,他认为教学工作的最高目的在于养成德行,教学必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道德与教学不能分割。“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一样”。[3]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德行,通过教育培养“道德性格的力量”。课程思政作为新时期立德树人的重要实现方式,倡导在课程教学中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实现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是“教育性教学”理念的新时代阐释,是对教育本源价值的不忘初心。

2.2课程思政是对课程教学观念的重塑

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着知识理性主义的课程观念,“泛智主义”的教学倾向。在课程价值取向上, 首推知识的重要性,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注重知识的积累、认知的发展与理性的获得,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重要教学目标置于从属或虚无,将大学的“德行之教”推诿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课程教学观念,着力破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孤岛”现象,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方式上的同频共振,搭建协同育人共同体。“课程思政实质上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4]在教学实践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的全要素与全过程中,以育人为旨归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更新教育内容丰富课程思政内涵,以改革教学方式与手段增强课程思政亲和力,以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保障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实现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最优化。

2.3课程思政是对高等教育政治功能的强调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大学是一种社会存在。高等教育以人才培养实现文化传承、制度存续与社会发展,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相对于基础教育的学科德育所强调的行为规范与规训相比,高等教育的课程思政更强调了人才培养的社会性,“公民人格”的养成。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高等教育场域中的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中需要更清晰地回答“为谁培养人才、培养的人才为谁服务”的问题。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既服从于国家教育方针的统一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又依据高等教育的性质与特点,在人才质量规格与培养要求上表现为“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因此,课程思政强调以专业知识为载体、课堂教学为平台,着力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和职业道德素养,确保其公民意识、社会行为与国家意志相统一。

3.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问题之省思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是“三全”育人格局的有效探索,在高等教育领域内掀起了改革的热潮。但不可忽视的是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喧嚣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冷静地对待与认真地反思。

3.1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碎片化

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多元文化涌入,多种价值观碰撞,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任务,特别是青年学生正处于价值塑造的关键期,这也决定了课程思政具有长期性与系统性。但是目前,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着育人资源片段化、育人内容分散、育人主题零散化等问题,特别是部分教师将教材文本表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硬性关联,缺少系统性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建构与连贯性的主题切入,极大削弱了课程思政育人的长效性。

3.2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浅层化

课程思政不仅是对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更是价值引导与内在精神培育,是真善美教育目的的重要实现方式。不仅需要学生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当前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着浅表化的现象,课程思政多以思想教育的陈述性知识传递为主,专业知识的价值传递不强,学生内在情感激发与感染力不足,意志性主导不够,难以对学生思想产生深层次的影响,行为转化匮乏。

3.3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虚无化

目前,在课程思政的教学中存在着课程思政开展组织多,总结反思少,评价改进虚无的现象。在现有师生教学评价体系中,缺少对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标准与内容、评价方式与手段、评价信度与效度的研究与构建。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总结、反思与改进的重要环节。对于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虚无化的“熟视无睹”,只会造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虚假繁荣,难以实现质量提升与效果改进。

3.4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个体化

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不仅需要教师有着深厚的学科底蕴,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全面掌握,还要挖掘课程内容中内隐的育人元素,运用适恰的方法将二者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因此,个体化的课程思政教学,将会由于教师时间精力投入不够、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式方法不当等因素影响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既需要教师个体智慧,也需要集体合力,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4.高等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

高等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开展,需要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建立育人共同体,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全过程。

4.1整合教学资源,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厚度

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梳理与总结是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前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职业精神可以成为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内容。

4.1.1优秀传统文化

中医药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萌生、发展与成熟的特殊医学体系。学科专业中“阴阳五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调和致中”等哲理观与中国哲学一脉相承,是儒家、道家、佛家等多种文化形态的重要凝结,是对优秀传统文化观澜索源的重要切入。中药学中的药名、药理等可以在中国优秀古典文学中探踪循迹,如龙骨与甲骨文、莲子与《爱莲说》、《红楼梦》中的黄酒、药酒等。此外,中医药学作为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精神,如诊断学、中药炮制、制药工程、针灸推拿等是对传统中医药技艺、匠人精神的继承与发展等,是现代中医药技术创新的重要成长点。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医药课程思政的首要教学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4.1.2红色文化精神

革命文化精神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党和人民群众在长期斗争中孕育形成的高尚品德与精神价值体系。中医药课程思政挖掘整理专业教学中的革命故事,培育学生继承革命精神,传播革命文化。红医精神、“罂粟壳”与鸦片战争、“苍术”“三七”“当归”道地产地的抗日故事、非典中的中医药、屠呦呦诺贝尔奖等,不仅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权、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蕴含了中医药人守正创新、乐于奉献的奋斗精神,都成为激励当代青年学生发展中医药事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4.1.3医家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是医家长期医学实践所凝结的职业信念、职业行为规范。《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典籍皆有关于医家职业操守、职业观念的论述,尤其是《备急千金要方》中《大医精诚》更是医家职业精神的重要表达。此外,在中医药课程教学中,依据课程特点,教师也可自行凝练符合专业特质的职业精神,如康复教学中对病人的“尊重”、护理学中“南丁格尔精神”、儿科教学中的“慈仁关怀”,药事管理教学中的“法治精神”、物理化学中的“科学素养”,皆为课程思政所应关注到的职业精神范畴。

4.2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温度

教学方法是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重要方式与途径,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要探索符合中医药专业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4.2.1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就是为了激起学生主动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而运用的具体生动的场景的一种教学方法。[5]在教学实践中,情境教学法囿于教学客观需要,多以模拟情境为主,以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话语描述等方式实现情境建构。中医药课程思政教学,通过创设典型场景与营造氛围,开启情感体验,将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结合,提升教学参与度,增强教学活跃度。中医药课程思政教学的“情境”,一方面可以运用角色扮演创设情境。通过组织学生扮演具有情感冲突的角色,以角色表演激发学生的分析、判断、反思等思维活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运用仪式创设情境。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人体解剖学,通过致敬大体教师仪式传递了感恩、敬畏生命的教育内涵。中医药院校通过创设多种仪式,如医学生与护生誓言仪式、实验动物纪念仪式等教育活动,唤起学生情感共鸣,增强职业认同,树立正确的行为模式。

4.2.2.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旨在增强课程思政教学的解释力、传导力,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针对性,避免教学中教师意志的过度添加,导致空洞说教、“你说我听”的独角戏现象。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发展中遇到的思想困惑与成长疑问,关注重大现实问题与社会热点问题,以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梳理教学重点、难点,重置教材体系与结构,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整合教育专题,以回答“问题”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统一。如南京大学的《宇宙简史》,以普遍关切的宇宙问题为主线,将教学内容整合为若干教学专题,激发学生探寻星际知识的同时,实现人文关怀、思维塑造与智慧启迪。

4.2.3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使课程思政教学更具智慧性。课程思政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术道结合,契合了青年学生成长特点,增加课程思政的带入感。信息技术不仅极大丰富了课程思政的教育资源,而且使“互联网+”的微课、翻转课堂等线上线下互动式教学改革成为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此外,信息技术的即时性、互动性,能够实时捕捉青年学生在思想、生活、学习、社交方面的动态信息,利于了解青年学生思想发展动态,开展个性化的课程思政教学。

4.3 优化教学评价,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度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具有评价、激励与调节功能,其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教师与课程的发展。

4.3.1优化教学评价结构

课程思政将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融合,其教学评价既不能概化为思想政治教学评价,也不能简化为专业课程教学评价。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应注重改变现有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与结构,在学生评教、教师评学与同行评价的评价机制中,针对已有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指标,合理增设课程思政评价维度,反映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方法评价指标下,增设对课程思政实施点、结合度的评价。在学习效果评价中,依据课程思政目标,设计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接受度、认可度等方面评价。

4.3.2关注表现性评价

课程思政所实现的情感认知、意志发展、价值塑造等思想层面变化,具有明显的内隐性与差异性,无法单纯依靠量表、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客观评价。课程思政教学评价需要在已有的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原则基础上,探索基于学生行为表现的系统观察、判断的教学评价方式,即表现性评价。[6]通过可考察、可观测的外在表现,如学生社会实践、课间实习、科研项目等活动所展现出的行为动作、话语表达等推断学生内在思想认识及精神状况的变化,进一步检验学生价值成长的过程与发展程度。

4.3.3注重学生自我评价

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育方式,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因此,在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主体意识,以自我评价促进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学习动机、态度、过程及效果进行总结,发挥自我反思、自我提升与自我完善的教育功能,提高课程思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4.4建立教学共同体,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广度

共同体是基于情感、习惯、记忆以及地缘和精神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有机体,每个共同体成员具有共同的传统和价值观,彼此相互依存,亲密互动形成共同成长的整体。[7]由于课程思政教学的复杂性和高标准性,需要树立协同育人的理念,建立专业课教师、课程团队、思政课教师与名师组成的四位一体课程思政教学共同体。

4.4.1专业教师发挥优势

课程思政教学以专业教师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专业教师的育人能力是影响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重要变量。因此,专业教师在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育人优势的同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恪守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夯实学科专业基础,加强人文素养,关爱学生成长发展,全面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

4.4.2课程团队支撑助力

课程思政作为教书育人初心回归的重要实现方式,不仅是国家政策话语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诉求。既需要专业教师充分发挥育人的主体性、主动性,也需要教研室、学科组等课程团队的支撑。通过教师协商与集体备课,梳理课程育人主线,整合课程育人资源,找准课程思政切入点,交流课程思政教学的形式与方法,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4.4.3思政课教师指导咨询

“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与思政课的显性教育共同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思政课教师由于学科先在优势,长期教育经验累积,能够更好地指导专业教师结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科学安排课程思政的教学各环节、各方面,是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专家智库。

4.4.4名师大家示范引领

以上海大学课程思政“项链模式”为启发,传递榜样力量,汲取大师精神。中医药课程思政可以充分发挥行业杰出代表、优秀人物、名师大家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名家讲坛、大师报告等方式,为课程思政教学画龙点睛,增强课程教学的吸引力,提升学生对学科专业的认同感。

总之,课程思政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高等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坚持理论中深化、实践中提升,坚持教书育人初心不变、立德树人目标不动摇,不断探索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路径,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s78/A12/szs_lef/moe_1407/moe_1408/tnull_20566.html,2004-10-14.

[2]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2017-12-07.

[3][]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6.

[4]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6.

[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364

[6]霍力岩,黄爽.表现性评价内涵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77.

[7]边国英.学术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4):167 -172.

 

 

转载于《时珍国医国药》2019年第30卷第11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