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2023年度下半年吉林省高等教育...
关于开展教育厅2024年吉林省高等教育产...
关于开展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
关于开展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2023...
关于开展中华职教社、职教学会2023年度...
关于开展学校202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课题...
关于开展2023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2年工作要点
2022-02-24 14:22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 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刻领会 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 ”,做到 “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按照教育部 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问题导向、 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相结合, 重心下移、 狠抓落实, 以高 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为主题主线, 以新工科、新医科、新 科、文科建设为工作统领, 以高等教育数字化为战略引擎, 以培养卓越拔尖人才为核心目标,以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 战略重点,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关键举措,层层递进、 环环相扣、久久为功, 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 量、区域协调发展的整体质量、 支撑引领高水平自立自 服务质量,加快完善以“四新”建设为代表的高等教育发 中国范式,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以实际行动和优异 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 实施新时代高等教育育人质量工程

贯穿十四五”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全过程,切实 “质量工程”基础性、综合性、引领性、全局性作用, 设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

研制《关于实施新时代高等教育育人质量工程的意见》。统谋划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 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 教师等人才培养关键环节和要素的质量提升作为主要内涵科专业等宏观层面, 到教学组织等中观层面,再到课程、 材等微观层面,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 指导纲要》,组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指导委员会, 本科专业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 组织开展高校教师课程 思政教学能力培训, 选树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引领带动全国 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

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用中国革命、 设、改革开放实践理论成果及最新科技发展成果及时更新 教学内容。推动课程体系重构, 加强课程系统性。研制经 法学、新闻学等专业 (类) 教学要点。启动第三批国家 级一流课程建设,推出一批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 拟仿真、社会实践“金课”。实施“中国金课行动”,建设“ 流课”、提供优质课程资源和教学案例。出台《高等学 实验室管理办法》,加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 动构建本科专业实验教学体系。

启动“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 《“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规划》,构建国家、 、校三级教材规划体系。召开教材规划推进会。开展反映 “四新”建设成果, 以及相关学科急需紧缺教材的新编立 作。建设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网,推动优秀教材信息、 教材出版信息、教材选用信息共享

、实施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加强人才工作文件精神,主动服务世 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全面谋划紧缺人才和基础 科人才培养, 探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 ,造就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后备人才。

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 2.0。会同中央政法委、 科技、卫健委等 13 个中央部门深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 计划 2.0  (卓越工程师、法治人才、新闻传播人才、医生 农林人才、教师培养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 “单兵作战”转向 “集体发力”,全面提升卓越拔尖人才 培养质量。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 神,坚持全方位谋划、全周期支持、全要素改革、全链条 衔接, 突破常规、创新模式, 建好 288 个基础学科拔尖人 基地,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紧缺人才培养。研制《关于加强碳达峰碳中和人 培养体系建设行动方案》。推进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储能 术、 生物育种等领域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加快重 燃气轮机、病毒学、人工智能、国土空间规划等紧缺领域 新形态教学资源建设。 研制发布 《服务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 培养引导性专业设置指南》。加强儿科学、精神医学、 麻醉学、公共卫生、临床诊断检验医学等紧缺专业人才培养。 制发布《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设置指南》。支持高 校布局建设一批新兴涉农专业,增设种业、农林智能装备 品营养、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紧缺专业。深化高校外语教改革, 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涉外法治、国际新闻传播等 键领域涉外人才培养,有力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一 一路”建设。

三、 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四”从思想到战略、从战略到目标、从目标到举措, 统领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 战场、面向国家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打造新时代 等教育的新教改、新质量、新体系、新文化。

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的重要讲 精神一周年座谈会。组织有关高校围绕“三个一流”(一 大学群体、一流人才方阵、一流大学体系)、“四新”建设、 好卓越拔尖人才自主培养之路进行交流研讨。

深化新工科建设。 突出“交叉融合再出新”,推动现有 工科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推进未来技术学 院、现代产业学院 专业特色学院等建设,深化工科人才培 养组模式创新。加快推进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 点工计划。启动特色化高端医疗装备工程实践创新教学中 设, 推进“工医”深度结合。

深化新医科建设。 锚定“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 专业”,积极探索医科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推进 “ +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发布《新医 科研与改革实践项目建设指南》。培育建设一批优质医学 院校、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印发《普通高等医学教 临床学基地建设和管理规定》,深入推进国家临床教学培范中心建设,夯实高校附属医院医学人才培养主阵地。

化新农科建设。 印发《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 推进高 等农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加强知农爱农教育,深入推 进高耕读教育,发挥耕读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 综合性育人功能。积极探索“农+X”多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 新范式。多途径强化践教学平台建设, 建设一批国家级综 合性共享实践教学基。创新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机制, 积极 动一省一所农林高校与本省农(林) 科院开展战略合作。

化新文科建设。 召开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 坚持价值 引领、守正创新,深化高校文科专业教学改革。推进现代 息技术与传统文科专业、文科与理工农医科专业深度交叉 合。持续推进中国政法实务、新闻传播、经济、艺术“四 讲堂”,强化与实务部门合作,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 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

动适应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质量多样化、学习终身化、 培养个性化、治理现代化的需求,加快建设以数字化为特 的高等教育新形态

加快完善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体系强化需求牵引、 建设、 闭环管理,推进课程、教材、实验、教研、教管、 图书文献、 教学资源 教学质量监测、国际合作、管理决 策等“十大板块”建设 以数字化助力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能 力。

提升数字化应用能力。继续加大慕课建设力度, 开发建批多介质、数字化、智能化、快速迭代的新形态教材。 推进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2.0”建设,强化 “实验空间”平 台应。加快课程思政数字化资源库、临床医学案例库、战 紧缺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库建设,创建统一的学生实验、 习、实践、创新创业、科学探索(线上书院)的门户。 推 出虚拟教研室信息平台,深化虚拟教研室试点工作。加强 过程数据分析,打造智慧学习社区。

提升数字化治能力。 印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在 线开课程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推出高等教育数字化服 务管系统平台、高等教育在线课程服务与管理平台、图书 文献障数据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教学资 源网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网。构建部、省、校联动,人 培养要素涵盖、流程贯通的 “教育脑”决策系统。 推出一 批教学数字化改革先进典型

提升数字国际影响力。支持建好建强“爱课程”和“学 堂在线”在线教学国平台, 打造全球在线教育资源公共平 台。做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召开 2022  年世界慕课 线教育大会,发布《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未来发展报告》, 数字化时代教育教学合作新形态与新范式。

建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学科专业体系

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交叉融合, 续推动学科专业适应性调整、前瞻性布局和结构性变革。

进落实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加强学科专业设 理, 完善学科专业目录, 修订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 5%左右专业布点。 支持高校设置急需紧缺、优势突出、 鲜明的专业。指导各地各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落实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改革方案

出第三批一流专业建设点。推荐遴选第三批一流本科 专业建设点,完成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完善 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结构、 区域布局。

实施专业三级认证。研制专业认证工作方案,完善 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三级认证标准,试点开展三级 业认证工作,以认证促进专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以培养学生敢闯会创”的精神和素养为核心, 将创新 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带动引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范式变革创新

办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坚持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 围绕 “更中国、更国 、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的目标,优化组织形式,改 革比赛制, 推进产教融合, 提升国际影响力, 让“敢闯会 ”成为人才培养的新标准新质量,把大赛打造成“百国千 千万人”国际最大的双创交流大平台, 擦亮创新创业教育 中国品牌。

办好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给 “红旅”学生回信五周年,举办“红旅”活动全国启动仪式, 传承红色基因,服务乡村振兴, 深化创新创业实践服务, “红旅”活动办成最有标志性的中国金课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行动。 建设一批国家级创新 业学院、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实施“国创计划”,办 第十五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和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 能力大赛等活动。

、实施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攻坚行动

全面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有力支撑中西部经 兴、文化振兴、教育振兴、人才振兴,有力保障国家政 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网络安全。

开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工作推进会。贯彻落实 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意见》精神,推动各地 部门各高校相关政策落实落地,激发中西部高等教育内生 力和发展活力。

动区域高等教育战略布局优化调整。 以西安、兰州、 、成都为战略支点,打造中西部高等教育“西三角”。 探索推进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建设, 推动 区域高等教育创新综合平台建设,共建共享优质教学、科研、 资源,辐射引领区域高等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加强东中西部高校协作。加大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 校工作力度, 精准实施对口支援。选树一批对口支援工 典型。实施 “慕课西部行计划”2.0,汇聚优质资源, 推动 西部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和整体办学实力提升。 深入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加强中西部基层卫生 健康人才供给。

推进直属高校高质量发展

分发挥直属高校高等教育国家队、主力军作用,不断 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开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三十一次全体会议。 合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出的新要求, 以及中央第七轮巡视整 改有关要求, 织召开第三十一次咨询会。加强咨询委员会 日常建设,组织行主席开展分区域专题调研, 拓宽咨询委 员建言咨渠道,编印《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通讯》。

指导直属高校不断提升规划执行能力。统筹开展直属 “十四五”规划实施年度监测工作, 推动直属高校细化落 实时间表、路线图 积极推动年度目标任务落实落地。 编好 直属高校教育教学数据分析报告和基本情况统计资料汇 编》,进一步规范直属高校校庆活动管理。

量推进高校共建工作。研制《关于深入推进高校共 建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与国家部委、行业企业协同, 进共直属高校。全面启动省部共建 2.0,强化任务牵引、 实质支持、动态调整, 推动省部共建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 发展。合新一轮 “双一流”建设, 开展部省重点共建 “双 ”高校工作,推动高校在不同领域、不同方向强特色、 一流。

、完善部省校协同联动工作机制

部省司处共同发力、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全面推进 教育改革创新。

组织 2022 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德树人、强化改革创新、注重教学为先、坚持公平公正, 教学一线教师倾斜, 评选出一批 “新”“真”“实”的优秀 学成果,引导广大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22 年高教处长会。面向高教战线全面部署年度 工作, 指导各地各高校深化人才培养范式变革, 加强教学管 理、提升服务能力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换届工作。全面总 2018—2022  年教指委工作经验, 坚持教指委作为高等教 育参谋、咨询团、指导组、推动队的定位,做好换届工作。

升高校教学管理和创新能力。办好高校教务处长培训班,全面提升校教务处长履职能力。 指导办好第二届全国 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推动党建与业务两融合两促进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 主线, 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巩固巡视整改成效,持续 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强理论学习,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坚持把学习习 近平书记重要讲话作为支委会和司务会联席会议的“第一 议题,推动司领导班子导学述学引领学、党员干部研学深 学集体学、年轻干部诵学自学创新学。 组织好党的二十大精 神学习贯彻工作,不断增强用党的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武 头脑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加强能力建设, 高全司干部的政治能力、谋划能力、沟通能力、执行能力

加强自身建设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严格落“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提高司 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支部(党小组)组织生活会的质量。 极与高校开展联学联动,带动战线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积极 好联系点的意识形态调研指导工作。 大力践行“一线规则”, 制定重大政策前, 广泛征求群众和基层意见建议。深入地 和高校、深入课堂一线、深入教师学生当中, 开展调查研 究, 真正把问题透彻, 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思 路和措施。强化纪律教育和日常监督, 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 好廉政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专项检查整改,构建权责明 晰、流程规范、制度管用的廉政风险防范体系

巩固巡视整改成果,扎实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 落实“一校一策”要求,通过建立持续整改阶段工作台账, 继续执行问题销制度, 按照“机制不停、人员不散、责任 不变”原则, 健全部内司局协同机制, 建立信息报送和工 简报制度,开展校调研督导, 持续抓好中管高校巡视整改 指导督促工作

挥高教优势,推动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巩固 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积极做好对凤 、都安县、纳雍县的帮扶工作。以新农科建设、“青年 红色梦之旅”活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农村订单定 免费医学生培养为载体,把乡村振兴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 以党小组为单位组建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青年队。利用信息 技术, 组织高通过开办培训班、专家技术指导、发展规划询等, 为乡村振兴凝聚合力。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