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学校202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课题...
关于开展2023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
关于开展2023年度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
关于开展2023年度长春中医药大学高等教...
关于面向校内选聘高等教育研究兼职研究...
关于转发《关于做好2023年度全国教育科...
关于组织开展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冷炎:中医学专业认证与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结合的思考
2015-11-17 14:48 冷炎 宫晓燕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转载于《中医教育》/2011年/第30卷6期  

冷炎 宫晓燕  

中医学专业认证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均是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措施。两者各有侧重,本科教学水平评估采用统一的评估指标体系对所有的本科院校进行评估,各高校的特色项目凸显不足;专业认证则更加尊重教育机构的办学自主权和教育模式的多样性。把学校评估和专业认证相结合,前者考察学校整体办学情况,后者考察专业院系办学情况,二者结合将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趋势。   

1 评估的回顾与认证的背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为了保证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从1993年开始,教育部开始对高等学校进行教学评估的探索。最初是对新建的本科院校进行合格评估,然后对办学历史较长、水平较高的重点大学进行教学工作优秀评估,还对介于两者之间的高校进行随机性水平评估。2002年,教育部对上述3种评估方案进行调整,合三为一,形成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并于2003年启动了5年一轮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对全国所有本科院校进行教学水平评估,到2008年,已经完成了全国600余所本科院校的第一轮评估工作。   

2007年初,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了“积极探索专业评估制度改革,重点推进工程技术、医学等领域的专业认证试点工作,逐步建立适应职业制度需要的专业认证体系”,首次明确了要在医学专业开展认证工作。为了落实文件精神,2007年3月,教育部以哈尔滨医科大学为例,进行试点认证工作,同时积极推动中医学认证工作,并责成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同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作为全国首家试点单位,接受了教育部中医学专业认证。教育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讨论稿)》中,明确“在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专业试点认证的基础上,2012年初步建立我国医学教育认证制度,到2020年完成127所(不包括独立院校)举办临床医学专业、60所举办中医学专业院校的专业认证”。   

2 评估的反思与期待的完善

2.1 “一把尺子量天下”,可能导致高校自主办学特色不足   

评估方案采用统一的评估指标体系对所有本科院校进行评估。在“7+1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38个主要观测点”,特色项目只作为1个一级指标予以考虑。其结果可能导致评估出来的“优秀”标准并不具有可比性。更重要的是高校可能会按照这“一把尺子”的标准来进行“建设”,使大学发展趋同,与所倡导的高等学校个性化以及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是背道而驰的。   

2.2 “重结果,轻过程”,可能导致高校办学行为偏离   

本科教学评估的方针是以“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着力点在“促进”和“建设”上。形成性评估应是首轮评估的重点,但是高校很容易在实践中将“专家组的决策”作为重点目标。这样评估的目的由“促进”和“建设”,演变为“形式建设”,忽略了评价原则所蕴含的发展性功能,不是以改进为目的的评估,淹没了诊断和反馈的作用。   

2.3 评估机构的“行政性”,可能影响评估的专业性、公正性   

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作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定机构,拥有对评估客体的自由裁量权。评估行政化会让高等学校首先把评估当成行政任务来完成。由教育部指定的专家,也不一定对不同专业、学科非常精通,必然出现专家的专业知识不足以覆盖院系考察所需要的知识。此外,是多元参与问题。其他利益方参与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因为它会把不同的视角和观点带进评估,使评估更好地反映不同方面的要求,尤其是学生、雇主、专业实践者的参与,在这次评估中基本上没有考虑。   

3 认证的要求与医学教育的改革

认证是指由外部专家通过现场考察某一事件的过程和结果是否符合(或达到)认定的标准规定的要求。教育认证是为了保证教育质量而实施的外部质量保证制度。医学专业认证只对教育的基本方面提出最基本的要求,这些基本方面涵盖了此专业教育涉及的整个过程,按照国际、国家标准对各方面的内容要素提出的最低要求,实际上是对办学资质进行判定的底线。“不予认证”应该被视为没有办学的基本条件而应停比招生。学校通过认证展现优势,找出弱点,努力达到卓越,持续提高教学水平。相较于评估,认证更加尊重教育机构的办学自主权和教育模式的多样性。   

3.1 注重专业特色的考察评估   

专业认证只设定最低合格标准。对于达到合格标准的学校,即为通过认证,把评估重点放在检查学校工作与学校使命之间的符合程度上。这种以检查使命与工作吻合程度为中心的评估会起到鼓励学校或专业办出特色的作用。此外,针对性评估的结论在原则上不可比,这可以有效防比学校之间的相互攀比。   

3.2 注重教育过程的考察评估   

认证注重教育结果与教育过程相结合,不仅要了解中医学专业办学的历程、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特色、教育教学管理,而且对毕业生进行追踪考查。通过实地考察,召开各类人员座谈会、进行教育教学过程调研考察。在此基础上,调阅学生试卷、抽查实验报告与实习手册,采取随机测试、技能考核、抽查听课等方式,对培养目标实现状况、专业课程设置、专业特色、课程与学科建设、实验教学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的考核与评估。可见,中医学专业认证是一个全覆盖、全过程的发展性评价过程。   

3.3 注重制度建设的考察评估   

认证过程中,对于办学标准的衡量,不单是观察和收集体现这些标准的事实,更在于考察学校是否建立了相关的制度给予保障,这些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建立了制度的落实机构,落实结果如何。专业认证注重常态考查,客观评价正常状态下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从而使教学管理工作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管理。   

3.4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考察评估   

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是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的根本出路。《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对本科中医学专业毕业生,提出了包括从业的道德和操守、基本知识和理论、基本临床技能3个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这是认证过程中必须考察的方面。然而认证工作,并不仅仅是拘泥于对基本条件的核实,应更注重于院校在教育过程中是否始终建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各种途径,建立能够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思维、创新精神、沟通协作、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各项措施。   

3.5 注重教师教育理念更新和能力培养的考察评估   

认证中对教师队伍的考察,除了师生比、教师待遇、教学支持和奖励机制外,非常重要的是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现代教育手段的掌握。因此,中医药院校会更加注重建设医学教育的专门研究机构,加强医学教育的深入研究,为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建立师资培养的有效制度和专门平台,尤其是应不断拓宽国际视野,加强国际交流途径。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