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学校202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课题...
关于开展2023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
关于开展2023年度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
关于开展2023年度长春中医药大学高等教...
关于面向校内选聘高等教育研究兼职研究...
关于转发《关于做好2023年度全国教育科...
关于组织开展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孙淑彩:基于大数据的学校思政工作思考
2016-09-23 09:08 孙淑彩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转载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10期   

编者按:《基于大数据的学校思政工作思考》指出在大数据背景下,学校思政教育工作受到了海量数据信息的影响,亟须调整和创新思政工作手法。在阐述大数据的含义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学校开展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提高大数据意识、提升教育服务功能、完善在职培训体系等措施,推动学校思政工作质量的提升等应对措施。

一、大数据的含义和特征

大数据也称作“巨量资料”,在数字化改革过程中,各类资料信息量极为庞大且处于持续的增长、更新状态中,为了在海量性、多元性和高增长性的海量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数据应用者需要创新现有的主流数据处理方式,优化洞察、决策和执行能力。维克托·迈尔—舍思伯格认为,大数据时代里的一种独特性能力,需要人们突破原有的数据使用手段,形成具有创新性的数据处理模式,才能有效地归类和分析规模庞大的数据信息,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大数据作为一种基础数据资源,是“全部数据”而非“抽样数据”,缺乏精确性和关联性,对数据使用者的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   

二、大数据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应选择适当的方式,促进其快速发展。为此,应从时代特征、中国情怀以及世界眼光为切入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的推广、普及力度,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其稳步、长远发展。“时代特征”是指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应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的改进与完善;而“中国情怀”,则是一种传承千年之久的文化资源,也是优秀的、珍稀的教育素材,引导、教育学生构建积极的、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世界眼光”是指应从多元文化及全球文化着手,始终以开放的胸怀去接纳、融入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当然,也应时刻保持警醒的态度,避免不良文化入侵,对学生的思想造成难以弥合的创伤。    

过去,思想政治教育路线并不明朗,存在很多模糊化的东西,注重“以情感人”、“以德教化”这一原则,加之缺乏数据意识与量化分析,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较大,适用范围面窄。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让人们习惯了用数据去验证真理的科学方式。作为学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若以大数据为样本,高度关注当代学生的思想状况,走出传统教育体制困局,将学科本身的作用及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则能够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大数据背景下学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

(一)大数据技术与思政工作融合的难点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因果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判别数据分析的有力依据。然而,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庞杂的数据与信息,已无法让人们快速而准确的找到“因”。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身是没有挖掘数据与信息的能力的,也因而无法判别、预测出结果。而数据分析家的本职工作是对庞杂的数据进行深入性分析,并不了解思想整治教育的实质与内涵,也就无法“按因寻果”。为此,教育者应从自身入手,通过参加各种相关的培训活动及交流会议,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与数据分析能力,并借助实践经验保证数据的结果、质量及来源,从根本上提高数据的正确性、严谨性与可信度。   

(二)思政工作研究范式的转变存在阻力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成为促进教育系统及其他行业改革的中坚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而在传统的观念中,情感是一种只能感受而无法看见、触摸的东西,因而无法将其量化,这成为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量化研究活动的主要因素,无论在技术,还是在思想上,均存在较大的阻力。思想政治教育遵循的是“以情感人”、“以德教化”的原则,在了解、把握学生情感时,仍然需要大量数据的支持方可实现。因此,通过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平台,提升教育者深入分析、存储以及收集数据的能力,扩大数据的覆盖范围,将科学、定量研究作为一项科研事业,并积极地投身于此。   

四、大数据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

(一)提高大数据意识,转变思政工作理念   

教育的现代化,是指人的思想、意识及观念的与时俱进。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师资培训已经成为重中之重,也是敦促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师资队伍应呈多元化趋势发展,聘任以工科为专业的博士或硕士,来壮大思想政治教师的队伍;另一方面,辅导员及各科任课教师,应主动参与相关的培训活动及交流会议,深刻了解定量分析的方法及大数据技术的核心要点,便于后续的讲解与应用。   

(二)提升教育服务功能,强化思政工作支持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研究对象,却并非将“人”作为工具。思政教育也可利用慕课课件、翻转课堂等软件,记录学生图书点击与借阅情况,了解学生关注、传播、下载及浏览的实事资讯,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及量化分析结果,作为开展实践活动,或调整参考书与教材的重要依据,并以此来提升教育质量及效果。不仅如此,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可将优秀且积极的观点述评、时事报道、科学理论及经典文献,心理辅导材料、创新指导、就业指导、伦理教育、道德养成及政治教育整合在一起,依据学生的喜好推送订单,从根本上实现个性化的资源配置。   

(三)完善在职培训体系,构建思政工作人才队伍   

在大数据背景下,学校开展培训时应进一步突出前瞻性、多元性、常态性和实用性,主动为思政工作者培训创设良好的条件,例如创新教师培训内容、优化培训方式、调整培训时间安排等。尤其是在培训内容上,学校应结合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增设网络资料搜索、信息汇总分析等培训内容,全面提升学校思政工作者的数据搜集分析能力。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