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学校202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课题...
关于开展2023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
关于开展2023年度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
关于开展2023年度长春中医药大学高等教...
关于面向校内选聘高等教育研究兼职研究...
关于转发《关于做好2023年度全国教育科...
关于组织开展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在课程中实现本科教育目标
2016-05-16 21:37 秦春华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事实上,只有课程才是本科教育的核心和魅力所在。几乎所有的本科教育目标都完全可以通过课程实现。 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补充品而不是替代品。

课程是学生完成本科教育的必要条件,但大学对于课程建设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大学现在把本科教育目标和课程割裂开来,只赋予课程单一的知识传授功能,而把大量的教育目标交给了系统性、稳定性、严谨性和科学性都很差的所谓“第二课堂”“第三课堂”,这不但降低了本科教育质量,也打击了人们对于本科教育的信心。实际上,认真建设好一门课程,就可以实现几乎所有的教育目标。这样的课程多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就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大学要将本科教育目标主动融入常规性的课堂教学当中,把课堂作为实现本科教育目标的“主战场”,顶层设计,周密规划,系统实施。     

对“三个课堂”的批评性反思

大学需要为本科教育设立一系列目标,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国际视野,等等。传统的观点认为,这些目标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实现: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第一课堂指课程,包括各类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的主要特征是具有特定的教学内容、特定的场所、特定的时间,以及特定的人。第二课堂指校园文化,包括党团组织、学生社团和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等。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是“润物细无声”,强调“以空气养人”和潜移默化地熏陶。第三课堂指实践,包括暑期社会实践、勤工俭学和实习等。实践的主要特征是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之中,增加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理论联系实际。“三个课堂”共同发生作用,促进学生成长,实现本科教育的多重目标。    

这种分类固然有一定道理,但立足于本科教育发展的新视角,它在解决了一部分问题的同时,却带来了更多的问题。从表面看,“三个课堂”非常强调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但实际上,它们往往停留在口头和文字上,大学很少为本科教育目标的实现采取实质性的主动措施。如果继续沿袭这种陈旧的思维,非但不能实现理想中的本科教育目标,甚至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降低本科教育的质量。    

首先,它降低了课程本身的价值,使课堂退化为仅仅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课程是本科教育最重要的元素,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最重要的载体,上课是学生上大学最主要的行为方式。大学的组织运行,主要根据是课程和课堂;学生的大学生活,主要围绕着课程和课堂开展;判定大学的质量,师资力量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学校什么时候开学、什么时候放假,要根据教学计划来安排;不同专业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不同的专业课程设置。如果没有课程,大学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它扭曲了人们对于本科教育本应有的正确认识,并造成了事实上的思想混乱。课程是大学之本,本立而道生。没有人会否认大学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但这些素质和能力应该通过何种途径获得,却存在颇多争议。我认为,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最重要的手段和途径,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校园文化身上,校园文化只能起到有限的补充作用。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那些经过千锤百炼的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严谨性和科学性是任何其他载体都无法比拟的。一方面,在长期教学相长的实践中、在大量科学研究的支持下,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阅读、思考、练习和讨论,逐步领会教师是如何从平平无奇的现象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又是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以及他们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风范。这种“老母鸡带小鸡”的修行,是开阔学生视野、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的最主要的方式,是本科教育的“正规军”,而校园文化只能作为“游击队”。另一方面,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严谨性和科学性,恰恰是校园文化最缺乏的。校园文化的特点刚好与课程体系相反,它是松散的、无序的和随意的,看不见、摸不着,人们无法把这团“气”通过有意识的行为聚拢在一起。当然,校园文化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学生从课堂之外学到的东西要远远多于在课堂中学到的;学生从同学身上学到的东西也远远多于从教师身上学到的。但这恰恰说明,大学课程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没有满足学生的需求,其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第三,它加剧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大学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比如,教授们过于关心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研究,往往脱离现实;大学为了保持自身的独立性而有意识地和社会保持一定距离,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融入真正的现实生活。“第三课堂”概念的提出,表面上看似乎是强调了实践的地位,实际上是把实践教学这个最重要的环节从课程中抽取出来了。问题的严重性在于,由于“第三课堂”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对于学生成长极为关键的实践在本科教育中处于事实上的边缘化状态,除了少数专业之外,社会实践只是学生大学生活的“调味品”而非“必需品”,没有起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作用。    

在课程中实现教育目标

事实上,只有课程才是本科教育的核心和魅力所在。几乎所有的本科教育目标——批判性思维、表达能力、公民意识,甚至是就业竞争力——都完全可以通过课程实现。只要大学能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每门课程的建设上,只要教授能够负责任地把每一门课程讲授好,就可以在课堂内满足学生对于本科教育的基本需求。当然,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会起到巨大的作用,但它们的价值在于“锦上添花”,是补充品而不是替代品。在十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课程教学本身完全可以实现本科教育的多重目标。  

1 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无论学生未来从事何种职业——即使是学术工作——他都需要和其他人合作来实现某个目标。传统的观点认为,团队合作能力主要是通过校园文化获得的,这种观点忽视了本科教育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中的主动性,不负责任地把能力培养置于消极、自发和被动的状态之中,没有使全体学生获益。既然团队合作能力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如此重要,大学就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措施,通过富于针对性的课程设计,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获得这种能力,提高他们在未来的竞争力。    

认为课程不能承担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任务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课堂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式。在几百人的演讲式大课堂里,教授一个人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被动地听,当然不可能有任何机会去锻炼团队合作能力;但如果是十几个人的小组研究式小班课,则完全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四五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围绕一个问题进行研究、查找资料、分析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彼此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共同完成一项具体任务的过程中,能够学会尊重他人观点、协调不同意见,继而实现和他人的合作。    

实际上,通过课程来有意识地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是近年来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大学进一步降低演讲式大课的比例,提升小班课教学的比例,组建小组研究式课堂和跨学科教育项目,通过各种方式把学生置身于团队学习的环境之中。比如,在杜克大学,不同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教授打破专业背景限制,组成团队,共同应用知识和技能,基于一个具体项目开展学习和研究,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本科教育质量。    

2表达

表达能力是用人机构最看重的能力之一。表达不仅指能够清晰阐明自己的观点,还要求这些观点能够被他人正确地理解,不会引起误解。然而,表达能力在目前的本科教育中并没有得到重视,学生在整个大学四年里很少接受写作能力的专业训练——许多大学已经取消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规定——导致大学生的写作水平处于事实上的下降状态。    

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之道在课堂。课堂是最重要也是最好的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场所。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系统性地训练他们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训练他们学会倾听,准确理解他人的观点并反馈。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要求学生撰写读书报告和小论文。教师要切实负起责任来,不能听任学生在网上摘抄了事,而是要认认真真、逐字逐句地修改学生的论文,帮助他们在一篇篇小文章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本科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传统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独立成体系的思想政治课;二是“支部建在班上”的各级党团组织。这两种途径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是成功的,但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遇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首要的问题是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怎样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深入学生的头脑和内心,内化为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不是学生上完课、参加完考试之后就将其丢在一边?对此大学还需要相当多的探索。其次,伴随着本科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特别是通识教育和跨学科教育项目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以专业和班级为基础的建制已经逐步瓦解,党团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成为新的难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课程。无论本科教育如何改革和变化,课程始终是最核心的元素。只有以课程为中心,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在课程体系内,使其成为像英语和各类就业技能一样对学生有用的东西,学生才不会将其视为外部强加之物而心生抵触。我认为,课程,尤其是社会科学领域的通识课程,可能会有力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4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普遍被视为当代世界本科教育的难题之一。困难的原因在于,道德教育常常不被认为是学校应该履行的责任,而更多应当由家庭来承担。而且,早在学生进入大学之前,他们就已经形成了初步的道德观念。这些观念和家庭以及社会环境结合在一起,对学生的行为方式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大学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学生的道德观念呢?许多教授因此质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道德教育的开展方式也是一个挑战。目前,世界一流大学主要通过道德推理课程来进行道德教育,但收效甚微。    

一所伟大的大学,不应该对道德教育听之任之。事实上,多数本科生仍然处于“确定自我身份”的人生阶段,尚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诚信处世。而且,研究发现,学生之所以会做错事,往往并非因为他们不讲道德或意志薄弱,而是因为他们要么意识不到道德问题的存在,要么不能完全明白为什么要讲道德、不讲道德的后果是什么。对此大学不能推卸责任。如果能够在安全的课堂环境中思考道德问题,学生就有可能不必为可能的错误付出过多的代价。    

因此,大学有必要在课程体系中增加有关道德教育的内容,至少应该在商学院、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学院、物理学院和医学院等院系中,将相关的应用伦理学课程列为必修课。教师也应当在课程教学中,结合具体内容随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5教养

和道德相类似,教养也属于家庭教育范畴。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习惯和修养其实早在幼儿和少年时期就已经形成。因此,在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目标中本无教养这一条。但目前,由于长期的独生子女政策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中国学生缺乏基本的教养,大学有必要在本科阶段主动加以干预。“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经过四年的大学教育,一个学生的教养和行为举止发生了显著变化,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这都意味着本科教育的成功。    

许多大学已经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引导、纠正学生的行为,提高他们的修养。但传统上这项工作主要由思想政治队伍通过举办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来完成,比如近年来在高校蓬勃开展的“文明修身工程”。校园文化在提升学生教养指数方面的努力值得肯定,但还远远不够。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教育中,教养是最重要的教育目标,而且主要是在课程学习中实现的,比如,在上课之前学生要向老师行礼;儒家经典中的大部分内容都和“礼”有关系,学生在诵记经典的过程中,以圣人为榜样,自觉地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修身养性。现代本科教育仍然可以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在教学中规范学生的行为。    

6创新

对于任何一所顶尖大学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是其终极目标。坦率地说,很少有人认真地评估,经过大学四年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上大学之前相比是更强还是更弱了。创新能力培养之所以困难在于它缺乏有效的着力点。教师讲授具体的知识是容易的,但让学生的头脑中生出一个有意义的新想法却往往非常困难。    

实际上,如何在已有的知识和创新的想法之间建立有机联系,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对教师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设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北大物理学院的一些教授在讲授普通物理学时,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某个定理是什么,而是给学生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将学生还原到当初这一物理原理产生的现象之中,让他们自己探索,尝试并穷尽自己所掌握的所有方法去思考和研究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如何解释这一现象,自己去找出并建立规律,这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锻炼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7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世界一流大学最强调的教育目标,近年来在国内大学也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的观点认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实际上与校园文化氛围有更直接和更紧密的关系:大学校园文化越是活跃、宽松、自由,就越容易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反之,大学校园文化越是封闭、僵化、专制,就越难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    

这种观点直接把学生思维训练的主动权交了出去。事实上,课堂才是最好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场所。在传统演讲式的大课堂里,学生没有提问和发言的时间和机会,当然很难去质疑教师的观点,更不用说进行观点的比较和辩论。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甚至有意识地“诱惑”学生挑战自己的观点,以培养他们挑战权威的勇气。    

由于目前基础教育普遍围绕考试进行应试训练,导致学生迷信老师和书本上的唯一“正确”答案,很少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所以批判性思维训练的第一步,就是要破除老师和书本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地位,让他们意识到,老师和书本——即使是权威——都有可能是错的;第二步,是要破除学生关于“唯一正确答案”的单一性思维,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意识到并不存在唯一的正确答案,只有从不同角度出发的解释和观点。而第三步,就是训练学生在不同的观点之间进行比较,挑选出最好的观点,做出自己的判断。    

8国际视野

许多大学将“国际视野”列为本科培养目标,但为此所做的工作却很少。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来自资金和影响力——国际化不仅要花很多钱,而且和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界的地位与影响直接相关。传统的观点认为,开阔学生国际视野一般通过三种途径实现:一是短期交流项目,即通过到其他国家的大学学习交流,有效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其语言能力。但实际效果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缺乏严谨的实证研究支持。二是促进本国学生和留学生的交流,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之间搭建相互理解和认同的平台。但这类交流规模不大,范围和影响有限。三是邀请外国友人和学者做演讲和报告,为学生提供相关国家的文化信息,但这种“快餐”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    

实际上,只要大学的留学生具有一定规模,同时在课程设计上进行必要的调整,就完全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开阔学生国际视野的目标。首先,必须把留学生培养整体性地纳入到全体本科生的培养体系中,内外一致,统一标准,不宜因为语言等因素的限制单独为留学生编班,降低培养质量。其次,为了扩大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学生之间的交流,应当让所有学生在一个课堂上课、在一个食堂吃饭、在一个教室自习、在一个宿舍休息,在日常生活中为他们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    

原文刊载于 中国高等教育官方微信 2016年5月16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