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启动了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工作。从指标体系的设置来看,这轮评估相比以前进步还是比较明显的。学科评估对高校来说是大事儿,尤其是在国家推进“两个一流”建设的背景下,自然会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一些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有一些建议比较中肯,得到了采纳。但还有一些观点可以让我们从反面发现高校自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高校自我发展监测评估不够
有学者表示:有些指标,比如优秀毕业生、优秀在校生情况,填写起来太困难,“优秀校友的标准如何来界定,要达到怎样的层次和级别才算优秀校友?”“有些指标和上次相比变化很大,如何让高校去适应?”从根本上说,这些问题很难归咎于本轮评估。一所学校,对于优秀在校生、毕业生的标准都不清楚,还要别人提供,那么只能说明它的人才培养没有方向和目标,没有进行过自我评价;因为指标的变化就不知道数据、材料该如何去获得,只能说明学校对自己的情况就不熟悉,填表人一笔糊涂账,许多数据、材料用到时才应急去采集、整理,自然困难多多。这些现象和现代大学制度是相背离的。根据国家政策,教育管理部门将进一步转变职能,将更多权力下放给学校,同时将加强高校评估。高校一方面要切实用好这些权力,增强自我发展与自我管理能力,把自己的目标、标准制定好,另一方面要加强自我评估、自我检测、自我总结,建立学校发展数据库,摸清家底,随时接受各方面的评估、检查、询问。
第二,高校学科自我管理能力不足
有媒体报道说,评估填表工作量大,最近又是学生论文答辩期,一些教授苦不堪言,强烈要求评估延期。从表面上,这是有道理的。大学教授要给本科生上课,要出席毕业生论文答辩,还要搞科研写论文,再去做填表工作,确实很让人抓狂。但问题并不在于工作量,而在于管理体制。目前许多高校正在推进管理重心下移,以前职能部门做的事情,现在慢慢转交给学科、院系去做。但是,目前学科、院系人员缺乏、经验不足、能力有限,还没有完全做好承接这些任务准备工作。正是在这个时候,评估开始了,那些对学科发展相对熟悉的教授就被挑选出来委以重任。填表要求多,又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工作,所以教授们就忍不住说话了。可见,“填表劳民”主要是学科自身管理能力不足暴露出来的问题,不能迁怒于评估本身,更不能要求延期。今后,学科应该在增强自身管理能力上下足功夫,将填表工作交给正确的人去做,让教授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样类似问题下一轮评估就可以避免了。
第三,高校学者建言献策能力欠缺
每个人都有权表达对学科评估本身的理性看法。但就最近的舆论情况来看,有些观点已经超出了学科评估本身。比如将学科评估A类期刊的设置与意识形态直接挂钩。A类期刊的设置,出发点是好的,也是有深厚的支持基础。有些期刊没有列入或者不适合列入,都可以讨论增减。但是将问题上升到政治路线、意识形态斗争,就是小题大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还有学者提出,人文社科评估应当暂停,理由两个:一是贯彻中央最新精神;二是评估存在一些不科学的地方。应该说,本次评估还是和中央精神保持一致的,比如重视人才培养质量、重视高校的社会服务贡献评价,将“国家级规划教材与马工程教材”列为重要指标。另外,评估指标容量有限,不可能将所有中央精神都列为具体指标,这都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国外的评估指标问题也很多,但依旧在执行,本轮评估难道因为存在一些所谓的不足就要停止?学科评估不是儿戏。上纲上线、因噎废食,都不是理性解决问题的办法。任何改革都不完美,要看到它的进步,帮助它完善缺点,而不是揪住一点自以为的“不足”,一棍子打死。高校有责任引导学者正确、理性发声,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学者们全面了解国家政策的深层逻辑、精神主旨,引导他们根据专业特长,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建议。
总而言之,学科评估虽然是在用“有形指标”评估学科,但同时也在用“无形指标”评估高校各个层面的管理水平。这对高校是一次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宝贵机会。高校应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认真总结评估中暴露出来的管理问题,提出针对性举措,形成长效机制,避免下一轮学科评估时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