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学校202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课题...
关于开展2023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
关于开展2023年度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
关于开展2023年度长春中医药大学高等教...
关于面向校内选聘高等教育研究兼职研究...
关于转发《关于做好2023年度全国教育科...
关于组织开展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论中青年教育学者的核心素养
2016-06-27 17:06 姜朝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教育学博士)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姜朝晖:做了多年教育研究工作,常被媒体视为“学者”或“专家”之谓。但当有朝一日,走出纯学术理论研究的圈子,走到一线基层学校调研、参与政府政策文本起草、或在不同场合与国际同行学者交流后,就开始重新自我审视,自己是否是一名真正的学者?又或者更聚焦来说,中青年学者应该具备哪些素养?通过反复思考和切身亲历,笔者以为,应该有如下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

一是问题意识

研究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谈不上是真研究。许多初入门的研究者,很容易犯这样的大忌。文字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但最后发现,究竟研究什么?为什么要研究,最基本的出发点,都没有界定出来。那么,文章内容再漂亮,也不是一篇好的研究论文。有些论文开篇谈到了问题,但却是假问题。我们刚从事研究工作的时候,也有这样的经历,很容易 “天才式”地以为发现了研究的“新大陆”,其实前人早有系统著述,这主要是囿于见识;而工作后,发现一些从事多年研究的科研人员,有时也会失去对问题的把握,拍脑袋自以为就是真问题,这主要是出于懒惰。问题意识的培养与获得,除了对于教育问题的思考外,需要多阅读文献,多参与实践才能获得,才能精准把握问题。 

二是科学精神

一篇好的研究论文,除了问题把握准确还不够,还必须坚持求真态度与科学精神。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应学会理性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步骤,所做的研究才能称得上“科学”。笔者以为,科学研究,必须有好的设计、合适的方法、严格的步骤,才能得出科学的研究结论。一般来说,思辨研究,通常坚持“三段论”,即“是什么”(内涵界定)、“为什么”(问题及原因分析)、“怎么办”(提出对策建议);而量化研究,通常有研究设计(对研究目的、对象、方法、工具的说明)、研究结果(主要调查结果的呈现)、研究结论与讨论。这是我们常涉及到的两类研究,只有目的明确、思路清晰、环环相扣,才能做出比较出色的研究成果。科学精神的培养,一方面是在学校接受系统的学术训练,另一方面就是多参与学术研究,多与国内外同行学者交流,多接触实际的教育现象与问题,从这些过程的历练中,慢慢培育科学精神。 

三是应用导向

论文写出来了,那么,应该思考,它究竟有什么价值?是解决了重大的理论问题,给其他学者以启发?还是分析了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困境,能为教育实践者提供指导?又或者是直接回应了政策的难点,可供决策者参考?这是一名学者应该予以思考的。我国儒家的学术道统,历来都是讲求学以致用的。宋代理学家张载就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学人,成了我们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倘若没有这样一种“铁肩担道义”的理想和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的诉求,为文为学,仅仅只是自娱自乐,就大可不必了。审视过往,且愧疚,且感恩。愧疚于当年读博士的时候,一个礼拜就能“生产”一篇论文,然后就立马就投出去了;感恩于《高校教育管理》杂志社当年不嫌我的拙文劣笔,多次修改后给予了发表,给了我最初的学术启蒙。随着阅历与年岁渐长,现在有时一两个月也很难去动手写一篇论文。不仅是因为日常事务繁杂,还在于科学精神与涵养也在增长,写论文时,总会思考一番:这个选题有意义么?研究的观点新颖么?方法得当么?结论科学么?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就不敢轻易下笔;即便写了文章,也要反复再三修改。一名中青年学者,开始学会珍爱自己的羽毛,懂得了学术敬畏,或许才称得上真正迈入了学术门槛吧。

原文刊载于 中国高等教育官方微信 2016年6月23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