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8年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淘汰水课、建设金课”已经成为我国高教领域最时髦的热词,也成为众多高等院校的一致共识与行动。那么,笔者好奇,在大洋彼岸、这个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为何不提“水课金课”这类说法呢?美国的高校为何课程的成色显得那么的“足”呢?(当然,肯定是一部分高校而不是全部)
这就涉及到美国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发展到今天的一种非常成熟的组织形式——课程委员会。俺认为,课程委员会的存在,以及由此形成的美国高校课程运行机制,正是美国高等教育总体上保持高质量的真正秘密。惜乎国内的学者对此研究的不多,因此,这个秘密业界知之甚少。
本文就来为大家揭示——美国高校总体上“水课偏少”的真正原因。这背后有很多值得一讲的故事。
一、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崛起
故事要从1850年说起。据说在1850年,美国有一位闲不住的人——名叫特纳,跑到伊利诺伊师范学院举行的农业协会会议上,发表了一篇演讲——《为了产业阶级的州立大学计划》。这位老兄认为,美国现在的大学太少了!哈佛神马的私人董事会大学,根本就是给少数贵族开的,国家就没有一所给产业兄弟们开的大学,我真看不惯!应该给产业兄弟们建立一种“产业大学”!而且,这玩意儿越多越好,最好是“联邦的每一个州都建立一所州立大学。”
这位老兄的发言,人们并不在意,觉得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当时的美国,因为奴隶制废还是留闹的人心惶惶,谁还有闲心管大学的事儿。可是,这位老兄精神头很大,几乎每年都会搞这么一下。第二年,又是在农业协会会议上,他继续发言,再次强调:“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伊利诺伊州,需要一所教授农业和工业知识的大学。”至于资金来源吗?简单!州政府直接给它一大块地就是了。谁让咱美利坚的土地多呢。
后面的故事我们在今天的美国电影中能看到很熟悉的套路——不断演讲、呼吁、游说议员,通过议会、呈交国会、不断拉票,直至新法案诞生……这位老兄愣是把这个疯狂的想法变成了现实。
这就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著名的“赠地法案”的故事。当然,“赠地法案”后来叫做“莫雷尔赠地法案”,而不是“特纳赠地法案”。原因是这位特纳老兄的政治地位实在是太低了,上不了国会那种大场面。不过,他的精神感动了另一个州——佛蒙特州的参议员莫雷尔先生。在他发出呼吁的10年之后的1862年,由莫雷尔先生提交的“赠地法案”经伟大的林肯总统大笔一挥,就这样诞生了。
为什么要说“赠地法案”的故事?因为,这个法案导致了美国第一所赠地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崛起。
密歇根州立大学早在1817 年就成立了,但几十年的发展,一直都处于一种“水平差、地位低、名誉差”的尴尬状态。这所大学最初是没有校长的,一直是董事会和教职工选个代理人在管理,直到1852年才选出第一任正式校长亨利·菲利普·塔潘。
不太重视校长,但学校照样玩儿的转,是因为其背后是董事会+学术评议会和谐地共同治理体制一直在发挥作用。1837年州议会通过《密歇根大学法案》,明确州立大学由十三太保(13名董事会成员)管理,其中,董事长代行校长职务;同时还明确规定:学校教师有参与学校治理的权利,并且一直坚持“建议和自治”这两个原则。为保障这一权利,密歇根大学成立了由 27 名选举产生的成员组成的专门的教师评议会,通过教师投票以及发表意见的方式参与学校管理。
根据密大教师评议会的章程, 教师评议会隶属于学术评议会。其下设12个与教师自身或学术事务、 学生事务相关的委员会,所有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与兴趣竞选或被指派参加任何一个分委员会。
任何组织崛起的背后,一定有优秀的组织体制机制在发挥作用。密歇根州立大学这种“行政+学术”双线共治的机制,成为其快速发展的 “制度发动机”。到1900年世纪之交,密歇根州立大学已经从美国中西部地区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小学校发展成为美国美国公立大学“三巨头”之一(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此外,它还有另一个绰号——被称作美国“公立大学之母”。厉害吧?
二、学术评议会风行全国
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模式,影响了很多美国大学的组织机制。在“南北战争”之前,大多数大学的治理主要是通过董事会赋予校长足够的权责来实现对学校的有效管理。但是,当学校人越来越多、学校的组织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的时候,光靠校长一个人,是顾不过来滴。这个时候,“外行董事会”向教师群体和以校长为首的行政系统授权、分权也就成为了必然。
正如1869年的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艾略特所言:“美国大学董事会通常由那些不熟悉大学运行的人组成,因而对大学运行进行真正指导的责任往往转授给教授和其他教师群体,这种权力转授在所有大学中都无一例外的存在。”
学术评议会被正式推行全国,是在20世纪60年代。1966年,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美国教育理事会(ACE)和高校管理委员会(AGB)联盟三个组织,联合公布了一个直到现在还一直有效的重磅声明——《关于高校管理的联合声明》。这一声明指出,“管理委员会、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和其他人中存在一个不可避免的相互依存关系”,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多多沟通,而且还要“联合规划和努力”。
这个《声明》基本上确定了美国大学管理与运作的基本原则——即共同治理(Shared Governance)原则。从此以后,“共同治理”成为当今美国大学通行的内部治理模式。
“共同治理”原则的本质,是强调学术人员与行政人员的协商与合作,满足了广大学术人员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需求。为了保障这一原则的有效落地,大学应该成立正式的“学术评议会”。
由此,“学术评议会”开始突破单个大学的围墙,一飞冲天,成为全国风行的大学治理模式。时至今日,“学术评议会”已然是美国大学内部普遍设置的一种学术人员参与大学治理的组织机构,在大学治理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从“共同治理”原则的确立和“学术评议会”的推出,我们不难看出,美国的大学治理,从一开始就比较注重协调学术人员和行政人员的关系,而不是教师与董事会的关系。他们认为,重视基层的声音,重视一线教师的意见,通过民主的方式实现学术人员对学校事务的参与,才能形成符合各方利益的合理决策。
“学术评议会”这种组织的出现,对大学的发展产生了奇效。
20世纪60年代,克拉克‧克尔(Clark Kerr) 出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校长期间,伯克利分校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就是其率先建立了“学术评议会”。良好的组织运作机制,使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快速发展壮大,并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系统中的翘楚。伯克利历史学教授布鲁克对此感言道:“学术评议会创建了一种由大学行政和教师共同治理的制度模式,教师愿意为这一制度的运转投入时间和精力,这是保持伯克利世界一流大学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名鼎鼎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世纪60年代后,学术评议会和共同治理制度开始在美国高校迅速推广,成为诸多高校内部治理模式转型的重要模板,被许多美国大学所效仿。
三、课程委员会渐渐成型
20世纪70年代,随着美国进入“停滞的十年”,高等教育领域的“教授神话”被逐渐打破,教学的重要性渐渐回归高教领域的视野。如何保证教学的专业性和高质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一方面,是对教学这件事儿本身的重视,另一方面,学校的组织也随之转型。学术评议会开始分化发展,衍生出了课程委员会。
此时,一线教师参与共同治理已经发展出4个维度:教学系统、学生管理系统、人事系统、财物系统。相应成立的组织机构是:大学教师评议会,大学课程委员会,大学教师事务委员会,教师任期委员会,教师咨询委员会等分支机构。
例如密歇根州立大学在委员会设计上,分为常设委员会和特设委员会。常设委员会包括课程委员会、教师任期委员会、教师咨询委员会、教师评议会等等,它们定期开会,处理相应的治理事务。再如洪堡州立大学的教师手册中则规定:“综合课程委员会是大学评议委员会内部设立的一个常设委员会。
不仅成为常设机构,而且逐渐分出层级。除了大学层次的课程委员会,很多大学的院系也有课程委员会,而一些多校区大学还建立了分校区课程委员会。
课程委员会体现了共同治理的精神那么,到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在美国,几乎每个大学都设有一个负责全校课程的添加、调整或淘汰等各项课程事务的委员会,即课程委员会,同时设立其化与之相配合的委员会,如系课程委员会、学院课程委员会以及小组委员会等,大学课程委员会的成员构成中包括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和行政管理者等。
四、课程委员会是怎么运作的
这里要重点说一说美国大学的课程运行机制和质量保障机制。
课程委员会的设立和运行,逐渐探索和实践出美国大学一套制度化、流程化的课程生成和运作机制。
先说说课程委员会的最初使命。大家默认的规则是:教师的学术组织组织——教师群体是专注于高深知识的创造者、保存者、传授者、应用推广者,是学术逻辑的把握者和学术发展方向的知情者,“由于他们最清楚高深学问的内容,因此他们最有资格决定应该开设哪些科目以及如何讲授。”(约翰.布鲁贝克)
——决定开哪些课,以及开这些课的顺序,成为课程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例如富勒顿学院在其课程编制手册中就说道:“课程委员会是教师评议委员会中的一个小组委员会,由来自每个部门的代表和来自每个社区学院的代表组建而成,主要负责促进课程编制和审批课程提案。”
这其中,就体现出课程运行机制的专业性来。从多所高校的课程委员职责中可以看出,学院课程委员会对课程的审查,“主要审查课程提案与学院战略性的课程目标是否一致,同时,确保新设课程不与学院其他系所设的课程重复和冲突。系课程委员会将负责审议课程,确保系之内无垂复课程或者尤与其化课程相冲突,同时保证课程或培养方案的变更是与系的使命相关联的,并促进对本系的课程有更广泛的理解。”
不管是学校的课程委员会,还是学院的课程委员会,它们的职责都是为了确保所有课程的连贯性和质量,新提议的课程和现有课程不重复,并且有一个规范的课程审批程序来修改和创建新课程。
由此可见,单独课程不是“任性的存在”、想开就开的,一定不能重复、要归入整体,遵循整体的连贯顺序才行。因此,对于大学来说,课程之间,是一个整体和体系,他们相互之间有先修后续。这种目的性、整体性和顺序性,是靠课程委员会来保障的。
课程之间的先修后续,非常重要系、院、校课程委员会职责淸晰,分工明确,按照严格的课程审批流程,由此确保了所生成课程的质量和价值。
在具体审议文本上,就课程而言,每一门课程都要提交一份课程教学大纲syllabus,介绍课程的目标、内容、参考书目、考核方式,syllabus既是教师的教学依据,又是学生的学习指南,同时还是师生之间的契约,其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syllabus可谓是整个课程质量运行体系的第一块砖,大学老师人人必修,也人人必备。
从课程委员会的构成成员上,也充分体现了“共同治理”和“利益相关者”的原则。
大体上,美国大学课程委员会是由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课程专家代表、各行政管理人员代表等组成的合作体,是典型的“联合教师、学生、课程专家和行政管理人员一起为课程而努力”的理念体现。例如罗得岛学院课程委员会由24名成员组成,包括14个系的教师成员、通识教育委员会主席、6名行政管理人员、2名本科生代表和1名研究生代表,所有成员均享有平等投票权。
从课程委员会成员的构成比例来看,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代表也或不可缺。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体现了大学对课程的基本受用者——学生权利的保障。
此外,为了保证课程运作的顺畅,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还要求各学院都要设立专门负责课程事务的职位,大多数学院都有一位熟悉有关课程程序的成员,担任“课程事务助理”。
由此可见,教学改革,金课建设、课堂革命,这些艰难复杂的改革事业,如果没有专门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很难成功的。美国的同仁,经过多年探索,摸索出这么一套课程运行质量保障机制,是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的!
五、我国的不足和缺失
与美国的课程委员会相比而言,我国许多大学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不论是一门课程还是一个专业课程体系的产生、调整和淘汰,缺乏充分的依据、明确的标准和科学的论证,专业内每开一门课任意性强、科学性差,很多大学生学完这门课都搞不清楚,学习这门课是为什么干什么,有何意义和价值。
我们缺乏这样的课程运行保障机制,也就缺失了专业课程体系配置的合理性,课程的任意开设和粗狂堆砌,这也是导致水课大量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位留美学者曾说过,如果我们借鉴美国大学的一些普通做法,如完善课程大纲(syllabus)、改进考核方法、推行学生评教等,那么,不需要投入大量经费,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所以,我们跟美国高等教育想比,缺的不是金课、金师、金专这些点,而是体制、机制这些基本面。点面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最后总结:我们需要跟地球另一端的同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啊!